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后处于贸易优势地位

B. 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台湾

C.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D. 英国政府鼓励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

 

C 【解析】荷兰失去殖民地台湾不是其在中国贸易比例不断减少的原因,故C错误。殖民扩张时期,荷兰和英国作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国家都鼓励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故D错误。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被英国打开国门则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且英国打开中国国门后,其在华的贸易利益不是只面向英国一国,而是同时面向多个欧美国家,故A错误。英国在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后,通过多次战争夺取其他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迅速扩大殖民势力,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故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 西方拥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查看答案

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亁隆时宣布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②禁止海外贸易

③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④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 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B. 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 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 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查看答案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

C.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D.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