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

A.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 俄国的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

D. 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 【解析】材料“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反映了俄国的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故A错误;材料实质上不是反映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最大成果是

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彻底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C. 农奴用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D. 基本上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关于赎取份地后的农民生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民获得“解放”时赎取的份地必须得到地主的同意

B. 农民交纳赎金六个月后获得宅边园地的所有权

C. 赎地农民必须按一定比例交付赎金

D. 农民交纳的“赎地费”大大低于当时的实际地价

 

查看答案

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

①加剧了农村社会分化

②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③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④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日俄之所以会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因为

①两国封建势力都较为强大

②两国都没有出现革命形势

③两国资本主义都较弱

④两国统治者都把发展资本主义放在首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 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日本 1871  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 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 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 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 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据吴延谬《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为“吸纳外国的文明”,日 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