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

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不能佐证该评价的是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足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体现了古代中国诗歌那种“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特点,借字以写无限,借声以说无响,借色以明无形,也就是借物质以烘托精神,而②中“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即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使诗作更加含蓄不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B、C、D,本题答案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国际联盟

D. 世贸组织

 

查看答案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查看答案

宋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

A. 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

B. 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

C. 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

D.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

 

查看答案

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三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辩论的焦点是什么?材料一对此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建议各有其根据,明显不同的用词是什么?

(3)材料三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

 

查看答案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修筑长城

D. 颁布秦律通行全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