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

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A. 德国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B. 英德两国不应相互设置贸易壁垒

C. 德国政治经济制度比较先进

D. 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遇到困境

 

D 【解析】从材料“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中可以分析出,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最初目的是扩大产品的出口,结果却导致了此时德国物品的大量涌入,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德国首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的状况,故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伏尔泰极其推崇中国的皇帝能够接受法律的约束,并称“人类绝不可能想象比它(中国政府)更好的政府来。”他曾歌颂乾隆皇帝:“伟大的国王,你的诗句与思想如此美好,请相信我,留在北京吧,永远别来吾邦……但要当心巴黎会使你的月桂枯黄。”这说明伏尔泰(     )

A. 赞成中国式的君主专制    B. 希望中法两国加强交流

C. 认识中国比较片面肤浅    D. 推崇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没有主人准许,对他人的奴隶的鞭打虐待,构成了侵辱,因为这种行为被看做是对主人的间接侵辱。这一规定也是以违反善良风俗为条件,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教训该奴隶或者纠正他的恶习,则不构成侵辱。这一规定

A.维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权      B.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保护奴隶的基本人权利益      D.强化公民的法律道德意识

 

查看答案

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

A. 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 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查看答案

1944年,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来到延安,他写道:“延安是一座满城旗帜飘扬的城市。每星期天,都照例把旗子高悬起来。旗子当然是中国国旗。”这里的国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 % 。这一变化反应当时中国(   )

A.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 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