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方针的提出
A. 深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修正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 缓和了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 打破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1944年,时任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来到延安,他写道:“延安是一座满城旗帜飘扬的城市。每星期天,都照例把旗子高悬起来。旗子当然是中国国旗。”这里的国旗是
A.
B.
C.
D.
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 % 。这一变化反应当时中国( )
A. 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 B. 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 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圉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这说明李鸿章
A. 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
B. 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
C. 推行清末新政不被理解
D. 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
据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科举考试状元共53人,其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广东 | 山东 | 陕西 | 直隶 |
人数 | 31 | 14 | 3 | 1 | 1 | 1 | 1 | 1 |
这反映了
A. 理学在江浙地区得到很好传承 B. 中原及南方经济明显衰退
C. 文化兴盛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 D. 政治经济重心在江浙地区
清人陈元龙曾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伤须眉之陷溺,悼脂粉之痴迷,戏著《妒律》”,主张根据妒妇的不同妒忌行为比照律例予以惩罚,如“闻亲戚朋友娶妾,即行毒骂,并自咒以及丈夫。拟坐以把持行市律:杖八十,徒二年。”《妒律》的写作是
A. 对妇女家庭地位提升的不满
B. 对贞节烈妇行为的间接表彰
C. 对礼法夫权社会的极力维护
D. 对幸福婚姻生活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