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学输入的步伐明显加快,终于导致了以西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学输入的步伐明显加快,终于导致了以西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形成。但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观点的对立。例如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与“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就是当时的两种对立观点。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林则徐、梁启超    B. 梁启超、洪秀全

C. 梁启超、孙中山    D. 孙中山、陈独秀

 

D 【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符合“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则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故选D;A中的两个人物都只符合前者,B中的洪秀全不符合后者,因为在太平天国后期他又尊奉孔子了,故排除B;C都是符合前者而不符合后者,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四时期,胡适呼吁:“争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你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争人格。是呀,自由这东西从来不是谁给的,那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胡适在此表达了(  )

A. 家天下被推翻的必然性    B. 政府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C. 公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    D. 建设民族国家的紧迫性

 

查看答案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B.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 反思批判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 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

B.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 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

D.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查看答案

某学者曾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像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为动物的后裔。”据此推断“两次重大的打击”(    )

A. 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兴起    B. 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 改变了人类的价值取向    D. 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兴盛

 

查看答案

(题文)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构建民权政府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主张平等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