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

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

A. 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 宗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

C. 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灌    D. 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

 

D 【解析】伦理中心主义指以伦理道德为中心,以伦理价值判断来解释自然现象,“天人感应”即属于其表现之一,僧一行以伦理价值解释自然现象,影响科学判断,D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天文观测技术落后”,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

A.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

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

C. 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

D.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

 

查看答案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查看答案

有观点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气具有刑德的作用,“阳为德,阴为刑”。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这种说法

A. 对君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B. 成为皇权至上的理依据

C. 说明国家命运取决于天

D. 有利于人们充分开发自然

 

查看答案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查看答案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这反映出

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

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

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