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 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 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 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 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B 【解析】试题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儒学从“专讲注疏到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 ,从“专讲训诂名物到主讲明心见性”,说明儒学受到佛教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 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C.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D. 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  )

A. 重征赋税    B. “无为而治”    C. 实现“仁政”    D. “独尊儒术”

 

查看答案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 中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 皇权专制达到历史的顶峰

 

查看答案

奉天承运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最早从秦朝开始使用,明朝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可见,这一词语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

A. 宣扬迷信思想    B. 祭祀天地神灵    C. 宣扬君权神授    D. 报答天地之恩

 

查看答案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