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 铁犁牛耕    B. 个体农耕    C. 刀耕火种    D. 石器锄耕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知识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所耕种的土地,先把土地上的树木伐去,再放火焚烧杂草,然后用竹锥或木锥点成坑,放入苞谷的种子。”,材料体现的就是原始农业之下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BD三项所示耕作方式均与材料的描述不相符合,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查看答案

下列水利工程属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是

A. 井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郑国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6年5月3日,德国境内美国军政府的长官卢修斯·D.克莱将军通知柏林盟国管制委员会里他的俄国同事说:除业已商定的“先期赔偿”外,美国占领区内德国剩余的主要设备将停止递交,直到俄国人同意把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来管理,并且同意对俄国占领区内业已拿去的赔偿制定一份清单后,再行恢复。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带头反对俄国人的要求。克莱的行动在俄国报纸上引起了喧噪的激烈抗议,美国政策第一次遭到俄国宣传机器的大声抨击。

1946年7月13日,美国国会最后批准给予英国一笔三十七亿五千万美元贷款的决议,且不提这笔贷款对英国的重大的经济意义,它和随之而来的辩论的重要性在于它确保了英美在战后世界上的政治团结。它还把美国人恢复正常的那个宏大的美梦展延到无限期的未来,大概要到俄国人同意改恶从善的时候。

国际经济和政治领域里的这些发展,还带来了俄国、美国和英国宣传和舆论方面的变化。像通常那样,舆论的变化部分地是国际事态发展的结果,同时它又促成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变化。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只答两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关系的变化对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只答三点)

材料二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三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从主客观角度作答)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在二战期间大事年表

 

1939年11月

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

1941年3月

通过《租借法》,并确定“先欧后亚”战略

1941年8月——9月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苏美英达成军事协议

1941年12月8日

美英对日宣战

1942年1月1日

美国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6月

美日中途岛海战

1942年11月——1945年4月

美英:“两栖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

美苏:易北河会师

1943年11月——1945年7月

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1945年8月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下一颗原子弹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具体分析美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一、…

二、……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书社)目录摘编

(1)材料一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请按要求的角度作答)

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使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个人看法请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材料三而在同一年(1917年)的早些时候,4月1日的夜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忧心忡忡地向《世界日报》的柯布尔先生讲了下面的一番话:“战争会使我们所知道的世界翻身。只要我们不参加战争,则中立主义还可以有优势地位,假使我们加入了协约国方面,则世界就会离开了和平的基础,而进入了战争的基础了。那就是说我们也和旁人一样的丧失了头脑,不再有是非的考虑,那也就是说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民都会发了战争狂,放弃了冷静的思考,而集中其精力来从事于毁灭。”威尔逊又说美国的宣战,其意义即等于德国已经被击败了,而且是相当的惨败,所以结果将是一个指定的和平和胜利的和平。

威尔逊的这种矛盾的心理,没有能挡住美国公众对惩罚德国的义愤,美国终于参战了。不过,欧洲的政治家们不是像威尔逊总统一样,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称为“胜利的和平”或“指定的和平”,而是尖锐地指出:欧洲失去了无胜利有和平的机会,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

——摘编自王苏波《恶魔在徘徊——对20世纪战争的回顾与反思》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尔逊的矛盾心理。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人“得到了有胜利而无和平的结局”的理解。(联系教材的前后章节进行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