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及代表人物。

(3)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

 

(1)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 (2)一是墨家、墨子;二是儒家、孟子;三是道家、老子;四是法家、韩非子。 (3)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解析】(1)依据材料一“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可知,主张是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这是墨家的思想;依据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主张是关注人民,民贵君轻,这是儒家的思想;依据材料三“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可以得出是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依据材料四“古曰世异则事异”可知,反映的是法家的改革思想。 (2)结合第一问的回答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一是墨家、墨子;二是儒家、孟子;三是道家、老子;四是法家、韩非子。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法家思想,满足了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需求;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汉代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查看答案

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普朗克的量子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查看答案

马克走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的近代科学

B. 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

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 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查看答案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

A.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 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在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