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材料二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见下表)

材料二比起过去的六百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蒸汽机和电力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897年《伦敦新闻报》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蒸汽机和电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1)差异: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西方:近代科技。 原因:经济:中国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思想:中国思想控制强化,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2)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电力: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电力广泛应用推动了电讯事业的新发展。 【解析】(1)16至17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具体体现在中国仍然是古代传统科技,而西方已经是近代科技,科技上是存在着“代沟”的,中国的仍然是古代的,而西方已经是近代的。而存在差异的经济和思想原因分别是指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早已经兴起,以及中国思想控制强化,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等角度作出合理的解答即可。 (2)本体其实就是回答出蒸汽机和电力的作用即可。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历史跨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例如火车和汽船的出现。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例如飞机、汽车和轮船。当然还可以回答出电力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电讯事业的新发展,从而所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17世纪以来,“一切自然过程都是连续的”这条原理,似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它冲破了经典物理传统观念对人们的长期束缚,为人们建立新的概念,探索新的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它的启发下,许多微观现象得到了正确的解释。材料中的“它”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 普朗克的量子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查看答案

马克走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这反映了牛顿力学

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的近代科学

B. 推动了人们理性认识的发展

C.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D. 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查看答案

恩格斯认为《物种起源》“写的简直好极了”,马克思也曾经几乎“有好几个月不谈论什么其它的东西,而是谈论达尔文和他发现的革命力量”。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层次,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存斗争加以说明。这表明进化论

A. 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B.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 推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整合    D. 适合了不同认知群体的需求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在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最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

A. 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B. 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C. 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D. 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