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作用。

 

(1)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 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2)权限: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影响: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为后世奠定基础。 (3)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或政权开放);提供了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扩大了统治(或社会)基础;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 【解析】(1)由材料“世卿世禄制”和“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得出分封制——出身、血缘。由“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可见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结合所学,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2)由“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可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答为: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便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为后世奠定基础。 (3)由“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得出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可以归纳为促进了人才的流动(或政权开放)。由““机会均等”……的机制”可见扩大了统治(或社会)基础。由“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可以归纳为:激励了知识分子的奋斗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查看答案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里的“新的基础”主要指的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B. 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查看答案

台湾歌手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对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相逢”最早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

C. “太痛”说明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D.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接受“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 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立足于世界形势制定灵活外交政策

D.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