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解析】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这属于历史解释,不是史识,故A排除;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这属于史论,故B排除;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这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属于史识,故C正确;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属于这属于历史解释,不是史识,故D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里的“新的基础”主要指的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B. 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查看答案

台湾歌手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对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相逢”最早应该是在20世纪60年代

C. “太痛”说明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D.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接受“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 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立足于世界形势制定灵活外交政策

D.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

 

查看答案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①以反帝反封为目标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方式③以无产阶级为革命领导④提出民主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