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五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

(3)依据材料三,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4)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这种性质的企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规模小;脆弱性、封闭性;以家庭为单位)。 (2)应对: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 结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影响: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 (4)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创办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得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规模小、脆弱性、封闭性、以家庭为单位等。 第(2)问,“应对”,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结果”,依据所学知识从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等角度回答。 第(3)问,“影响”,依据材料三信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概括得出: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取代工场(或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等。 第(4)问,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创办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A.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 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查看答案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 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世纪英国总收入来源示意图,读图可知英国

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②工业革命导致其总收入增长

③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④开始成为世上最大殖民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 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 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