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 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 东方和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的需要

 

B 【解析】17世纪和18世纪初,欧洲爆发启蒙运动,西方人研究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等人文资源;18世纪末,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当中,西方国家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要和廉价原料产地的需求增加。因此,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需要,故B项正确;AC不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故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全球建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不可以得出

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 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C. 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

D. 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

 

查看答案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 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 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 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查看答案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经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总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 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 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 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查看答案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抑制土地兼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查看答案

诚信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伦理渗透于中国古代商人的经营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诚实不欺、遵守承诺的商业道德。下列所述鲜明反映商人讲求诚信的是

A. “百金之家,夏无布帽”

B. “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C. “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D. “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