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

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民主革命逐步转型

C. 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 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

 

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危机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排除C;材料分别就经济、文化和政治三方面说明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26日,某学者撰文称:“英法意日各国使用强权拥护他们的伦敦密约,硬把中国的青岛送给日本人交换他们的利益,另外还有种种不讲公理的举动,不但我们心中不平,就是威尔逊总统也未免有些纳闷。但是经了这番教训,我们应该觉悟公理不是能够自己发挥,是要强力拥护的。……叫那少数的政府当局和国会议员都低下头来听多数平民的命令,无论内政、外交,政府、国会都不能违背平民团体的多数意见”。该文旨在

A. 告诫国人要看清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质

B. 揭露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主权的肆意破坏

C. 引导国人将民族诉求与民主政治联系起来

D. 说明外交领域只有强权,并无公理可言

 

查看答案

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这反映了

A. 中国人民开展收回利权运动

B.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 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 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

D. 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