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贵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A. 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 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D 【解析】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朝贡贸易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晚明时期朝贡贸易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商品的质量以及人们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到的是朝贡贸易,而不是“海禁”;C选项错误,这一时期天朝上国的地位依旧存在,没有改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

中书省(中书令)

门下省(侍中)

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

西台(右相)

东台(左相)

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

紫微省(紫微令)

黄门省(黄门监)

尚书省(左右丞相)

 

 

A. 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

B. 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 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D. 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

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

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政府自视“天朝上国”,没有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是礼部(管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理藩院(管清代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兼管对俄外交)。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南京条约》签订后,外交事务由五口通商大臣、地方督抚办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外交事务增多,列强对地方官以及礼部、理藩院办理外交事务极为不满,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改革外交体制。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一个过渡性外交机构诞生。总理衙门由亲王、军机大臣兼领;在京师有海关总税务司、京师同文馆两个附属机构;分设南洋(江苏以南及长江各地)和北洋(山东以北的沿海地区)通商事务大臣。总理衙门以“洋务内阁”著称,掌管与各国订约并负责执行,负责通商、关税、外国人在华传教、招募华工、海防水师、船务、军火、机械、电线、铁路、矿务等洋务项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总理衙门建立的作用。

 

查看答案

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