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材料中贾谊

A. 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

B. 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C. 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D. 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

 

D 【解析】从材料“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失之不治,必为痼疾”中可以看出,材料中贾谊以身体的不正常现象比喻西汉存在的王国问题威胁了中央集权,主张解决王国问题,故D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王国问题发展带来的危险,没有提到解决王国问题的方法,故A项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法家提出的,儒家思想维护这一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排除;秦朝实行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会出现“平居不可屈伸”的现象,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B.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C.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D.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查看答案

《韩诗外传》说:“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而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也。”材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度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D.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查看答案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 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B. 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C. 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D. 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查看答案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强化了等级秩序

B. 巩固了西周统治

C. 扩大了地方权力

D. 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查看答案

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汉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 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 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

C. 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 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