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A. 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D. 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B 【解析】材料中的“中世纪”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超出“中世纪”的动机和设想,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战胜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种动机并不是以宗教为目的的;C选项错误,这只是表层的内容,没有挖掘到实质;D选项错误,这只是地理上的成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  )

A. 资本    B. 劳动力

C. 世界市场    D. 资源

 

查看答案

下面是新航路开辟的局部示意图,关于②航线开辟叙述正确的是(  )

A. 首次打通欧洲到达东方的航路

B. 为葡萄牙带去了丰厚的利润

C. 找到了通往西印度群岛的捷径

D. 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 “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查看答案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 瓷器

B. 丝绸

C. 铁器

D. 青铜器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