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 “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上狂热的“黄金梦”;传播天主教;封建国家的支持;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学说的盛行等,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本题选A选项。B选项错误,四大发明只涉及到科技方面;C选项说法没错,但是只局限在商业层面;D选项错误,殖民扩张是在此之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 瓷器

B. 丝绸

C. 铁器

D. 青铜器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 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 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查看答案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汉书·景帝纪》记载的这则诏令,反映了古代大河文明国家的

A. 中央集权制度    B. 以农为本思想

C. 重农抑商思想    D. 聚族而居习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