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

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A. 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 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B 【解析】据材料“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中国仍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故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由单纯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外交出发点调整为和平、中立的外交出发点,说明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故B选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4年提出,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故D选项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查看答案

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查看答案

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A. 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 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 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 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 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 海关管理权落人英国人的手中

C. 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D. 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查看答案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 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 惩处犯罪的效果性

C. 对犯罪证据的采信    D. 制定法律的出发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