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社会和谐是民众的希望。下列观点包含我国古代“和谐”理念的有 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社会和谐是民众的希望。下列观点包含我国古代和谐理念的有

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仁政”“民贵君轻

④“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时间信息。本题设问时间限定是“古代和谐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孔子的思想;②是墨子的思想;③是孟子的思想;④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因此④不符合题目的时间信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1840年英国为国内消费进口了454.5万公担棉花、4842.1万镑亚麻和大麻。至1870年进口棉花增加到983.6万公担,羊毛增至1.71亿磅,亚麻和大麻增至590万磅。”英国工业品的市场也随之扩大了。“兰开夏棉织品的输出额从1843年的十四万一千磅增加至1854年的一百万磅。”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竞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新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试论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查看答案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资料

1878年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

“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895年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1912年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调剂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在输入时加以限制,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就任何一点说,限制或阻害商人、工匠及制造业工人的产业,都不是地主及耕作者的利益。这一不生产阶级越自由,他们之间各种职业的竞争越激烈,其他二阶级所需的外国商品及本国制造品,就将以越低廉的价格得到供给。这种完全的贸易自由,使得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政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与桑弘羊经济思想相比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亚当斯密经济思想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经济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

A. 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 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 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 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 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