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

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资料

1878年

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

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

“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895年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

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1912年

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

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

《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

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请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1)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历程。清政府在唐山创办开平矿务局,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和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历程。 (2)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历程。“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中国开始政治近代化的探索。清帝退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北京青年学生掀起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新政协召开、新中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3)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历程。严复创办《国闻报》,维新派人士通过创办近代报刊、学会、学堂宣传维新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孙中山北上宣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纲领,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形成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根据材料图表之文字信息,本问考查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相关内容——京津冀地区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同时兼顾考查学生的相关史学素养——近代化史观、“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从而本问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不易把握。具体作答时候,重点可以从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的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历程等方面任选其一展开评论。 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变动·经济近代化·具体表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调剂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对于凡能与本国产物和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商品,在输入时加以限制,就显然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了。……就任何一点说,限制或阻害商人、工匠及制造业工人的产业,都不是地主及耕作者的利益。这一不生产阶级越自由,他们之间各种职业的竞争越激烈,其他二阶级所需的外国商品及本国制造品,就将以越低廉的价格得到供给。这种完全的贸易自由,使得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

——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政策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与桑弘羊经济思想相比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亚当斯密经济思想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经济思想共同的历史价值。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

A. 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

B. 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

C. 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

D.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 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 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 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 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 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 工业革命是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

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