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B. 公民团体社会地位平等

C.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D.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C 【解析】材料以部分城邦采用陶片放逐的政策限制集权政治的史实为例,在最后一步表达了亚里士多德的设想,那就是在“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前制定制度以防止而不是仅仅的补救,故C项正确;材料侧重点在于表达关于如何防止、限制集权政治的方法,并不是看重介绍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而且材料第一句话虽然提及集权政治的可能性,但是集权政治并不必然等于“动乱”,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团体”是指凌驾于大众之上的“门阀”,而“公民团体”虽然提及,但并没有在下文中表达他们关于社会地位平等的追求,故B项错误;按材料所述,特权阶层只是城邦制可能的产物之一,完全可以通过适当制度预防与限制,不是必然产物,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河北户

占河北耕地

山东户

占山东耕地

河南户

占河南耕地

10亩以下

51.4%

14.6%

57.4%

19.8%

55.0%

15.2%

10-50亩

41.1%

49.6%

37.8%

52.2%

38.4%

49.9%

50-100亩

5.8%

20.3%

3.9%

16.9%

5.0%

19.2%

100亩以上

1.7%

15.5%

0.9%

11.1%

1.6%

15.7%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A. 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C. 农业经济地域差异明显

D. 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查看答案

下图为1868—1907年外国在华航运所占市场份额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A. 美、英、日

B. 英、日、美

C. 英、美、日

D. 日、英、美

 

查看答案

下图是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B. 自然经济的顽强性

C. 民族工业与外商争利

D. 洋务企业发展迅猛

 

查看答案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基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A.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