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而知新

D. 三人行必有我师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孔子的“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阶层的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说明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材料信息,同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家思想创立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下列儒家思想主张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不假外求 

②“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③“理在先,气在后                     

④“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艮出生于一个世代灶户家庭。他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泰州学派产生、形成于明中叶正德、嘉靖年间,明王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赋役日增,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敏烈,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个学派基本上以陆王心学作为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从王学演变分化出来的。但是它又有别于王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叛逆精神。王艮泰州学派的主要学说有二:一曰“百姓日用之学”。强调“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二曰“格物”(亦称为“淮南格物”)。他说:“格物,知本也”。“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他晚年过分强调孝悌,上书嘉靖皇帝,陈言“尽孝道而安天下之心”,要求通天下以孝为教。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述王艮创立泰州学派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王艮泰州学派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当时(1955年)的苏联积极准备对日和谈的理念在于: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曾经的战场上敌国,如今已经受到制裁(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并重新回到国际社会,与其缔结国家关系符合维持势力均衡的目标,亦符合“和平共处”的新思维而足以改善冷战两极对抗的紧张关系。而日本政府则相信,如果两国建交,首先可以结束日苏之间的战争状态,并为解决两国间的遗留问题,如滞留西伯利亚的日本人和渔业争端等开辟道路,甚至期待着苏联接受日本加盟联合国的要求。……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达雷斯警告说:如果日本承认苏联对“北方领土”中的千岛和南萨哈林拥有主权,那么,美国就可以根据《旧金山和约》的第26条主张对冲绳拥有永久主权。结果,1956年10月19日日苏双方签署的关系正常化共同声明,不得不搁置领土问题而留待未来和平条约签署之际再解决。

——摘自赵京华《冷战体制下日本国家软实力的展开及其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苏联积极推进日苏和谈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日本期待日苏建交的目的,并分析达雷斯的“警告”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构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洪武八年建立学校贡举制度,规定官员子弟及民俊秀、年十五以上,读过《四书》者充任府州县学舍生员。其学科有经、吏、礼、律、乐、射、算等内容,按月考试,满三年大比。生员考试成绩优异的,由行省选拔,迸往京师,再由皇帝召见,予以亲试,然后分科擢用。学校因此兴盛,明代府、州、县、卫所均建有儒学,教官达四千一百余员,弟子无数。洪武二十六年,擢升国子生64人为布政使、按察使等四方大吏,……贡举制度打通了寒门子弟通过一心向学而获得功名的走路,也造就了一条从儿童到儒生再甄拔入官员队伍的流水线。

——摘自吕伟明《论中国改革的不确定性》

(1)据材料概括明初贡举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贡举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