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哲学”,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一些观点,形成了哲学思辨化的儒学——理学,因此可排除A;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与“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矛盾。王阳明强调本心体悟、反省,和“实践”相矛盾,排除C项;李贽是反正统的,排除D;依据材料“真理显示不再需要什么著作是实践”可知这应为程朱理学所倡导的“格物致知”的理论。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李贽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传统道德    D. 法家治国精髓

 

查看答案

《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墨家的兼爱

B. 法家的严刑峻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

 

查看答案

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