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照片,其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激...

下图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幅照片,其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改革激发农民发展经济激情

B. 社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

C. 民众积极开展一五农业建设

D. 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

 

D 【解析】根据材料“每人养猪三口”“全县养猪百万头”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现象深受大跃进等“左”倾错误的影响,说明经济政策与当时国情脱节,故D项正确。此现象出现在大跃进时期,而改革无关,排除A项。大跃进期间,经济发展方面出现“浮亏风”现象,排除B项。一五计划于1957年底提前超额完成,与大跃进时期不符,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中国的国际收入为20.58亿元,1935年骤然降至14.29亿元,经常性收入从1929年的14.76亿元降到了1935年的6.62亿元。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B. 中国经济深受国际经济状况影响

C.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萧条

D. 国内战争严重阻碍对外出口创汇

 

查看答案

1938年春天山西境内的中国政府军队为减少正面损失,将十数万之众的部队分散于晋南地区,建立防御工事,开展游击作战。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山西战场率先进入战略相持

B. 中共战术推动抗战战略调整

C.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D. 局部战场因地制宜坚持抗战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党员总数的10.7%,三大时占37.9%,到1926年11月已达60%。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共已成国内的主要政党

B. 国共合作的推动作用显著

C. 中共强调本党的阶级属性

D. 中共轻视发展农民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面是根据吴慧主编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相关数据整理的宋朝至清朝(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情况统计图(单位:斤)。据此可以推知宋至清朝前期

A. 生产工具不断创新

B. 粮食产量迅速提升

C. 民众生活改善缓慢

D.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

 

查看答案

日本著名政治家堺屋太一认为:“十世纪到十一世纪后半叶北宋鼎盛时期是近代型高速经济增长与合理精神充溢的‘东洋文艺复兴’,甚至是超越它的‘亚近代’。”由此可知,“东洋文艺复兴”

A. 使儒家思想更具思辨色彩

B. 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促进了日本国内思想变革

D.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