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

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刘、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

A. 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B. 如何统治汉人

C. 如何缓和阶级矛盾

D. 如何发展封建经济

 

A 【解析】材料“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反映了鲜卑族入主中原后解决民族问题的特点,故A正确;鲜卑族入主中原后并不是单纯解决如何统治汉人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族问题,不是阶级问题,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发展封建经济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B. 促进民族融合

C. 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D. 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查看答案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以上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

A. 个人品质

B. 客观效果

C. 为尊者讳

D. 生产力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查看答案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对“轻罪重罚”评价错误的是

A.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B. 树立了变法的权威

C. 给了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的借口

D. 刑法严酷,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查看答案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

A.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

B. “废井田,开阡陌”

C.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 普遍推行县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