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稷”在我国古代既是国家的代称也是国家的象征,“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

社稷在我国古代既是国家的代称也是国家的象征,指土地之神,指五谷之神。这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哪一特点(      )

A.以农立国           B.皇权至上           C.以民为本          D.土地国有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土地和粮食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主要的财政来源,是国家统治的根基。把社、稷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了以农立国的特点,因此选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不许买卖的信息,因此可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故排除B。以民为本的突出表现是给人民土地、不夺农时和轻徭薄赋,材料未涉及,因此可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A.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 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 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

A. 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 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

C. 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

D. 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查看答案

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 铁犁牛耕的使用

B. 曲辕犁的推广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高转筒车的出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互称同志在党内成为习惯,并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最亲切的称呼。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材料三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从“同志”到“师傅”,从“先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作老板,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1)材料一在称呼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在称呼上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