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C.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C 【解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排除A选项;材料反映了大量中国货物通过世界贸易流入欧洲,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导致商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故C项正确。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B选项;明清时期中国逐渐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非松驰,排除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 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D. 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主要是东亚)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经济命运的大分流认识正确的是

A. 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

B. 经济命运大分流之前欧洲落后于东亚地区

C. 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动力的广泛使用有关

D. 欧洲发生经济命运大分流的核心区是荷兰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化情况。

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①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

②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

③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

④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 光荣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 危机中的帝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