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 当时中国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 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D. 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 三权分立说
B. 法律平等
C. 天赋人权
D. 社会契约论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时候,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欧洲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恩格斯意在说明康德
A. 推动了理性思维的发展 B. 使哲学研究从唯心转向唯物
C. 用理性唤起德国的统一 D. 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禁锢
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和“法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资产阶级崇尚法治
B.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造整个封建社会
C. 西方人文精神从人性发展到了理性
D. 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动摇了神学世界观
薄伽丘在小说《十日谈》中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这一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A. 要遏制人类天性必须具有非凡的本领
B. 只要头破血流就能遏制住人的天性
C. 人性迟早要突破各种束缚而解放出来
D. 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顺应人的天性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宣扬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B. 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 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D. 挑战教会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