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

黄宗羲在《原臣》中说:“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任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材料中的主张

A. 有利于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反思

C. 为规范君臣关系提供思想基础

D. 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

 

B 【解析】“君之师友也”等字眼意在强调黄宗羲主张君臣关系是对君主强化统治弊端的一种反思,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的主张是有利于缓和君臣之间的矛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仅仅是对君臣关系的反思,还起不到为规范君臣关系提供思想基础的作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未受过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 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

B. 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C.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

D. 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

 

查看答案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 荀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老子

 

查看答案

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由此可知理学

A. 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忍耐顺从

B. 坚信因果轮回,重视气节品格

C. 崇尚积极入世,提倡为政以德

D. 重视哲学思辨,思考宇宙自然

 

查看答案

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保持谨慎敬重的态度,对事物要探究它的道理)来变化气质。上述观点

①体现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借鉴道家的思想主张

③渗透格物致知的思想

④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