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这说明董仲舒强调
A. 圣人要“以德治民”
B. “存天理,灭人欲”
C. 欲望须符合三纲五常
D. “欲望”应有节度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陆九渊主张“民为邦本”,黄宗羲提出“民为主,君为客”由此可见
A. 儒家“民本思想”常有传统
B. 儒家“仁”的学说停滞不前
C. 历代统治者均奉儒家为正统
D. 儒家学者都主张“民贵君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 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 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 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 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 通过外在手段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C.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 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A. 社会大变革
B. 经济的发展
C. 政治剧变
D. 统治阶级的提倡
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代议制政体就是这样一种手段,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德,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并赋予他们以在政府中较之在任何其他组织形式下一般具有的更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
——摘自(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美国代议制相关知识,列举美国实践该观点的主要做法。
材料二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起国民强烈反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有权不可任性”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