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商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

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商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最可能身处哪个时代

A. 汉代    B. 唐代    C. 宋元    D. 明清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不同时期的状况问题。依据材料中的“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可知,在当时商业发展出现了区域商人群体,所以应该是明清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御窑厂烧制的“美人醉”失传多年。长期以来,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专家学者一直在探索这种釉的烧制方法,但始终无法获得技术上的突破,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其失传原因可能是

A. 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制造材料现在已很难获取    D. 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查看答案

宋代诗人艾可叔在其作品《木棉》中有这样的描述“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 宋代棉纺织技术高度发达

B. 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最迟在宋代棉纺织使用了纺车

D. 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查看答案

明代御瓷的烧造,即以全部官搭民烧计,也只占民窑生产能力的0.8%;在丝织业中,民间机户至少是官局工匠的3倍:在冶铸业中,即使朝廷铸币,也仰仗民铜。该材料体现了

A.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

B. 海禁政策造成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C.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改变

D. 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

 

查看答案

学者温铁军认为:在资源匮乏、总体自然条件不适宜农业生产的情况下,若没有农民的辛劳和智慧,任凭什么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恐怕都无法让中国养活占世界20%的庞大人口。其强调的主旨是

A. 赞誉中国农民的勤劳勇敢

B. 评价中央集权的制度优势

C. 剖析人多地少的生产压力

D. 肯定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