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2年10月,中共党员杨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展)最落后的国...

1922年10月,中共党员杨匏安曾指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展)最落后的国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军阀官僚手里,目前革命第一步,就是打倒封建特权。为增大革命势力起见,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这是毫无疑义的。”下列对杨匏安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揭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

C. 富有创见的探讨了革命战略和策略

D. 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C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22年10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揭开国民大革命序幕的也是国民党一大,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应联合作战”“打倒封建特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革命战略和策略,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上,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二十八年冬,政府军训部曾编译一书,并附有训令:“查……为长期抗战,消耗敌人兵力,争取主动地位,富有弹性之战法。……适应现阶段之需要,应在敌侧后发动……打击。惟国军干部对此尚欠普遍与深刻之研究……随令颁发,各部队学校一体研究,俾利实用,而歼敌寇为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富有弹性之战法”指游击战

B. 国民党重视防御阶段的军事培训

C. 游击战成为抗战唯一作战方式

D. 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抗战的士气

 

查看答案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此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

A. 备战迎敌    B. 妥协求和

C. 退让保船    D. 消极避战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A. 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 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 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