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此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

A. 备战迎敌    B. 妥协求和

C. 退让保船    D. 消极避战

 

A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速带、拼战、尽力为之、即刻起碇,勿迟误”等字眼均足以证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积极备战迎敌的,而不是其它选项的态度,从材料的关键字眼出发即可做对此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A. 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 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 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查看答案

材料一第三表(执行):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

——恩格斯

请回答:

(1)哪一部法律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影响。

 

查看答案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