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阳行省 清朝 旅顺大屠杀 张作霖 九一八事变 七三一部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阳行省

清朝

旅顺大屠杀

张作霖

九一八事变

七三一部队

伪满洲国

辽沈战役

第一汽车制造厂

大连

 

 

从上表中选出2~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示例1: 主题:东北地区见证了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关键词:辽阳行省、清朝。 阐释:辽阳行省: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辽阳行省主要管辖东北地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清朝:清朝由起源于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所建立,东北被称之为龙兴之地,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统一王朝。 总之,东北地区见证了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 示例2: 主题:东北地区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史。 关键词:旅顺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七三一部队。 阐释:旅顺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于1894年攻陷旅顺,对城内人民进行了屠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地区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局部侵华。 七、三一部队:七三一部队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是日本法西斯在东北发动细菌战,屠杀中国人民的主要罪证之一。 总之,以上三个关键词都见证了日本的侵华逐步深入的历史,也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示例3: 主题:东北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 关键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连。 阐释:第一汽车制造厂: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在长春建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 大连: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84年,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总之,以上关键词见证了新中国由学习苏联到改革开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主要明确提供材料的内涵,本题依据材料文字信息可以得出“东北地区见证了中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东北地区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史”“东北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的观点;第二小问论证依据材料以及所学从古代对于东北管理、近代东北受到日本侵略以及现代对东北经济发展等来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材料二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判“中国专制论”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选贤与能”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天下为公,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

——据钱穆《国史大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济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查看答案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售的九条办法》。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回到农村。这表明

A. 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 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C. 违背“一五”计划城镇化建设要求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初见端倪

 

查看答案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偏向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边倒”,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开放。这说明新中国的外交

A. 适应了多极化国际格局

B. 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C. 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D. 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查看答案

1947年2月10日,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

问题

赞成人数

反对人数

对美军驻华的态度

4

538

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

61

464

对民国宪法的态度

124

381

对内战的态度

34

535

 

该调查说明

A. 《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

B. 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

C. 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

D. 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