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 据下表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 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 B. 物价基本...

下表

据下表可知,“二战”后初期,西欧

A. 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

B. 物价基本保持稳定

C. 经济复兴隐含着危机

D. 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得到了复兴,但是物价并不稳定,即经济复兴隐含着危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农业生产只是复兴而非迅猛发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物价并不稳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人和农民大都未受过正规教育,生活水平也相对低下,但是工业建设和国防科技却取得了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平民都成为了教育良好、成熟老练、生活达到中等水平的城市居民,但经济建设却趋于停滞,技术更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 未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 与美国争霸严重消耗了自身国力

C. 集权体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D. 改变了高积累低分配的经济方针

 

查看答案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

A. 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严重倒退

B. 威权政治接纳了新兴社会力量

C. 专制统治催生政党体制形成

D. 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得到化解

 

查看答案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著有鼓吹法律和法治的大量作品,但西塞罗认为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这表明

A. 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

B. 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

C. 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

D. 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断裂

 

查看答案

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

A. 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B. 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

C. 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

D. 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隋朝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鸦片战争前形成了“之”字型空间格局,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又发展演变成“∑”型空间格局(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

近代长三角地区城镇发展轴变化示意图

A. 描绘了经济重心持续南移的过程

B. 奠定了上海远东经济中心的地位

C. 折射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D. 拉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