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

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

A. 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B. 导致诸侯国不断发展威胁王室

C. 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D.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解析】“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属于文化交流一部分,这些东西随着分封制流往分封各地,说明该制度有利于文化交流,保证了文化上的认同性,故D正确;A不是出了体现主旨;B中威胁与材料表述无关;C中国家统一是秦朝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A.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 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 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

D. 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查看答案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查看答案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 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

B.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 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

D.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查看答案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他自始至终都看得最为重要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有复杂的思想来因和理论源泉。从历史程序上看,首先应把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九十年代改良派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看做是“民生主义”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思想前导。同时,孙中山在制定“民生主义”学说的时候,一再提及古代中国的“井田制”,并以它与“平均地权”相比拟。其它如王莽之王田,王安石之青苗也在孙中山的研究之列。而中国近代进步思想一个更为重要的标志,是他们都“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孙中山当然更是这样。他在帝国主义诞生的时代,接受和提出了避免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其中特别是当时风靡一时的亨利·乔治的著作、学说,几乎为孙氏完全吸取过来。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满以为是实现民生主义的时候了,到处游说,但在社会上层得到的只是冷淡和讪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派打击和阻挠他,资产阶级冷漠和不支持他,农民阶级不了解他。这时候,孙中山得到了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并重新解释了他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新“民生主义”中突出揭发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必须打倒帝国主义侵略。与此同时,提出了“节制资本”的政纲。在土地政策上,前期游移未定的“耕者有其田”的思想,这时正式确定下来。当然,孙中山民生主义后期的这种进展,不意味着他已脱离其思想体系。孙中山始终未接受马克思主义,但他一生保持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尊敬和同情。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理论来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阻碍因素,并说明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区分“古之君”(尧舜等原始民主时期的“君”)与“今之君”(秦以下全体专制帝王),指出“今之君”是“天下之大害”。黄氏针对尊君论的理论基础——“天下受命于天子”之说,重新论证了“天下”与“君”孰主孰客,从而向流行于当世的“君为天下主”的传统论调提出挑战,而其论证手法是复归“古之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黄宗羲从“君客论”出发,高唤出这样的警句:“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黄宗羲进一步阐发君臣关系为同事协作关系:“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材料二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否定了“君权神授”说,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人民主权思想。他指出,所谓人民主权就是以公共意志为最高权力,其具体体现就是由全体人民根据自身利益所制定的社会契约。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都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换言之,在最高主权面前人是平等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如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即迫使他自由。通过“社会契约”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全新的国家组织原则,而“人民主权论”则更直接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旗帜。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思想所体现出的新变化及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卢梭思想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