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特点:监察官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以法律规定监察官的职责;监察官员的品秩较低。(6分) 评价:积极:对于防止官员滥用权力、防治腐败等有一定作用(2分); 局限:(性质)以皇权为中心,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4分) (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 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6分) 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国内呼吁改革,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7分)(三点给6分,四点给7分)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唐代,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史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等信息从决策的方式、时间、作用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价可以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积极与局限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二对君权等权力的规定及“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时代分析归纳,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入手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A.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官僚们希望自己的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临下界的君主,而是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间本性、服从相同的伦理规范、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的君主。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A. 使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目的是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C. 儒学在宋代有了新发展

D. 希望对君主有道德上的约束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评价最正确的是

A. 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

B. 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划时代的变革

C. 有利于加强明边疆管理与开发

D. 政府各部门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旧唐书》说:始封之君谓之太祖。……汉以高皇帝(刘邦)为太祖,而太上皇不在合食之列,为其尊于太祖也。根据材料,刘邦之父未获得庙号的原因可能是

A.刘邦称帝时他已经死亡               B.刘邦与父亲关系不和睦

C.他没有参与西汉政权的建立      D.他是比太祖更加尊贵的太上皇

 

查看答案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C.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