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的剧名明显犯了错误。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断历史学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B 【解析】明太祖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擅权一案废除丞相,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因此清朝不可能设置宰相。史书记载刘墉在乾隆五十年协办大学士,于是在电视剧中为了突出主角的角色称之为“宰相”。电视剧中说刘墉是罗锅其实是笑谈而已,清朝选取管理注重仪表,如果刘墉真是罗锅是不可能进入官场的。虽然说电视剧中的刘罗锅是笑谈,但是这一称呼也并非空穴来风,史书记载嘉庆皇帝称呼刘墉为刘驼子,当时刘墉已经80驼背也属自然。因此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 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查看答案

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的认识理解错误的是(  )

A. 秦朝的统一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前提条件

B.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建立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标志

C. 皇权至上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突出特征

D. 秦朝迅速激化的阶级矛盾集中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查看答案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

A. 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B. 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C. 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 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查看答案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梁启超的欧洲之行,长达1年之久,先后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诸国。在国外,梁启超议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听到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为争权夺利而发出的吵闹。1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他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从宣扬西洋文明到主张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梁启超依靠东方“固有文明”拯救世界的主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反抗德国人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西线上,双方都用重兵防守,深挖战壕,无法使用1870年普法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新战术,4年中战事进展极为缓慢。1916年6月英军进犯索姆河,损失更为惨重,整个战役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2万人。从1916年5月政府为扩充武装部队而实行不得人心的征兵令之后,到1917年,即使完全不算其他因素,诸如从工人组织中征兵入伍,以及俄国布如什维克革命提出把国外战争转化为国内革命的口号,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一些团体如基督教和平主义者寻求和平谈判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

——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府参战的理由及其真正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众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