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末的美利坚合众国和20世纪初的中华民国,分别是当时美洲和欧洲的两个共和制...

18世纪末的美利坚合众国和20世纪初的中华民国,分别是当时美洲和欧洲的两个共和制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

——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材料二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19世纪美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并结合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把“新大陆作为‘自由和自治’的试验场”的。

(2)阅读材料二,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

 

(1)事件: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贏得美国独立,建立邦联;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为美国的发展奠定基础;19世纪后半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美国经济与技术水平开始领先于世界。说明:邦联制下,各州权力过大,过度的自治不利于美国的长远发展;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联邦宪法的推行,有效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保障了美国社会的长期安定。 (2)侧重①: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朝统治,他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清朝覆灭民国建立后,他颁布《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20世纪20年代,他对三民主义做出符合国情的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侧重②:洋为中用: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古为今用: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他们把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和所学根据时间顺序回答18-19世纪美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二小问,结合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原则和影响来说明“他们”是如何把“新大陆作为‘自由和自治’的试验场”的。(2)如果侧重第一种认识,根据材料二“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五权分立’的宪法……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结合所学回答。如果侧重第二种认识, 根据材料“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 “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分析古为今用。根据材料“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分析洋为中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等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于1721年颁布《印花布法案》,禁止包括来自印度、中国等地的棉布进口,但并不禁止棉花进口,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所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

——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整理

材料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呈现整体化趋势,孤立的、分散的、局部性世界变成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展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根据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相关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手段。推动了这一整体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江府志》载:“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志》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志》载: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志》载:“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根据有关明清时期地方史志资料编写

材料二他指出,“有道之世”,“必以厚生为本”。“古之人君,本资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与民。”他还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高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摘编自《日知录》《亭林诗文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

(2)《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的作者是谁?请您根据材料二提炼其主要思想主张,井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查看答案

【加试题】仔细研读《1929~1938年各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表(%)》(节选)。结合所学知识,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1929年

1932年

1937年

1938年

美国

43.3

31.8

35.1

28.7

苏联

5.0

11.5

14.1

17.6

德国

11.1

10.6

11.4

13.2

英国

9.4

10.9

9.4

9.2

法国

6.6

6.9

4.5

4.5

日本

2.5

3.5

3.5

3.8

 

 

①美国受经济大危机的冲击最大

②统制经济体制的推行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③各国“经济战”加剧了大危机

④侵华战争转嫁了大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加试题】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雅典卫城的最主要功能包括

①祭祀庆典

②防卫御敌

③公民议政

④体育竞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加试题】有人这样介绍兵马俑三号坑:“在一号坑西端25米处,面积约为520平方米,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似为总指挥部,统锁左中右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三号坑位于下图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