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

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点是(  )

A. 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

B. 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C. 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D. 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项中“灭绝”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以霸王道杂之”不符,故排除;B项中“同等地位”、D项中“无为而治”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独尊儒术”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独尊儒术”、“以霸王道杂之”体现了汉代儒学“外儒内法”的特点,故本题应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 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 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

C. 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 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查看答案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齐白石(1864~1957),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其画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在传统文人画的基础上融入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其画作大多取材民间,不刻意追求多数文人墨客向往的那种高洁和神圣,而是毫不做作表达自己的情感,画作充满童真,又朴实欢快、积极向上。有学者曾给齐白石列了一个公式:民间画×儿童画×文人画=齐白石作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日伪当局多次请他去表现“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均遭拒绝。侵华日军头面人物亲自出马,要求他加入日本籍并到日本定居;他毅然拒绝,并宣称:“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并拒绝去日伪把持的艺专任教,闭门谢客,在门上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详”的告白。对汉奸的横行霸道,他便以画老鼠、螃蟹来予以嘲讽,题写“看汝横行到几时”来表达自己的憤怒心情。

——摘编自周迅《齐白石大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齐白石绘画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齐白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使苏联确信,日本占据中国东北“是进攻苏联的序幕”,而德国法西斯的上台,則带来了更加不可预测的危机局面。七七事变后,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帮助中国对日作战。1940年夏,德国军队横扫西欧,要设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够约束德军掉头东进,几乎不可能。因此,苏联调整对日政策,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外交选择了,而日本这时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意图,需要确保苏联不会威胁满洲。1941年4月,《苏日中主条约》签订,规定“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双方还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37~1941年苏联对中国和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日中立条约》产生的相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   19~20世纪环境污染事件(部分)

年代

事件

1832-1886 

伦敦因大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多次大规模霍乱流行,仅1849 年一次就死亡14000 人。

1873-1892年

伦敦先后发生三次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夺去1800多人的生命。

19、20世纪之交

美国工业中心芝加哥、匹兹堡、辛辛那提等城市多次发生严重的煤烟污染事件。德国工业区的河流大多变成了污水沟。

日本明治时期

因开采铜矿排除的毒水、毒屑酿成田园荒芜、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的足尾事件。

1952年

因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污染物而造成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4000多人死亡,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400多人死亡,大量市民患病。

1968年

因有毒化学物质造成食品污染的“米糠油事件”导致5000余人患病。

1979年3月

美国宾州“三英里岛”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事件,导致周围80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0世纪80年代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莱茵河污染事故等,造成的污染范围和经济损失巨大。

 

 

——据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