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年间的改革在时间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
A. 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
B. 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
C. 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
D.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的晚清时期,他们政治统治的失败是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这在有形之中也遏制了民族工业化的实现,如此,何谈国富民强。”该学者主要说明了
A. 海禁政策有封闭性 B. 专制制度阻碍经济近代化
C. 传统思想好高骛远 D. 近代民族工业受封建剥削
《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A. 工场手工业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亊英国沿海的贸易,完全取消了《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
A. 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 海上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C. 经济政策受到经济实力的影响
D. 对外贸易政策反复无常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 美国金融的崛起
B. 荷兰商业的繁华
C. 英国科技的先进
D. 殖民霸权的更替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 地中海区域 B. 太平洋沿岸 C. 印度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