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民大会上,公民事有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任何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民大会上,公民事有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任何公民都可以对某一事件或政策发表自自己的看法和进行投票或举手表决。表决遵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得票多的一方的意见和主张将被采纳而成为大会决议。而在公民大会上制定的每一项新法规、新政策都必须经过陪审法庭的核准,一旦发现新法规有违原法或者程序上不合格都将被视为无效驳回。

——摘编自毛蓉《试论古希腊的民主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材料二根据1832年改革法,年值10英房产的选举资格使中产阶级成为选民的主体,1867年改革法案规定:在英格兰城镇选区,凡年纳直接税20克令并付了济贫税的房产所有人具有选举权。1884年《选举权法》宣布,凡持有年值10万英镑以上的房产、土地或财产的人都具有选举权。妇女在大选中没有投票权,很多工人因住所经常变化被排除在选民之外,1918年改革法规定:所有21岁以上以及在战争中服过兵役的年满19岁的男子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有选举权

——摘编自刘成《民主的伴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选举制度变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1954年断中国颂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归纳21世纪前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主要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

 

(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选举范围不断扩大,选举资格不断降低(对选民的财产限制,逐步取消;对妇女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步取消;年龄降低) 积极作用: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世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范例。 (3)变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增加农村代表比例(或城乡同权)。 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4)认识: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民主制度建设须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民主制度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制度建设要以法制建设为保障……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表决遵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得票多的一方的意见和主张将被采纳而成为大会决议。而在公民大会上制定的每一项新法规、新政策都必须经过陪审法庭的核准,一旦发现新法规有违原法或者程序上不合格都将被视为无效驳回”得出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第(2)问,“内容”,由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选举范围不断扩大,选举资格不断降低。“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缓和、调整不同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世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范例等角度回答。 第(3)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信息“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归纳出: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增加农村代表比例(或城乡同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逐步发展。 第(4)问,“认识”,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民主制度建设须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民主制度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制度建设要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等等角度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B. 美苏两大对立阵营已经形成

C. 美苏争夺日趋激烈

D. 美苏两国受法西斯势力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中,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形成是因为

A. 文革时期外交方针的变化

B. 中国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中日等关系的改善

 

查看答案

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某一外交成就时说:“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C. 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D. 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查看答案

1978年,邓小平会见美国议员团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力量大ー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和平统一台湾为主,武力统一为辅

B. 力争和平统一合湾,不承诺放弃武力

C. “右手”是指“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 大陆暂无使用“左手”统一台湾的力量

 

查看答案

冯翼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修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遵循社会主义方向

B. 要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C. 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D. 要保持思想高度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