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中,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形成是因为 A. 文革时期外交方针的变化 B. 中国获得...

下图中,第二次建交高峰的形成是因为

A. 文革时期外交方针的变化

B. 中国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中日等关系的改善

 

D 【解析】图中所示第二次建交高峰是在1972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美、中日等关系的改善带来的结果,故D项正确;文革时期外交方针没有显著变化,故A项错误;中国获得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这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某一外交成就时说:“这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C. 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D. 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查看答案

1978年,邓小平会见美国议员团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就是两只手准备,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力量大ー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和平统一台湾为主,武力统一为辅

B. 力争和平统一合湾,不承诺放弃武力

C. “右手”是指“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 大陆暂无使用“左手”统一台湾的力量

 

查看答案

冯翼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修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遵循社会主义方向

B. 要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C. 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D. 要保持思想高度统

 

查看答案

标语口号可以营造氛围、扩大宣传。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最可能使用的标语口号是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斗争

C. “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查看答案

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革命

B. 农奴制残余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沙皇专制是革命爆发的根源

D. 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