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的盈余情况。可以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 晚清时期的贸...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的盈余情况。可以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 晚清时期的贸易赤字愈演愈烈

B. 对外赔款加剧了晚清财政负担

C. 近代前期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 经济崩溃是清政府灭亡的主因

 

B 【解析】材料反映清政府财政越来越入不敷出,结合所学,近代对外赔款加剧了晚晴财政负担,故选B;A没有揭示材料体现的表象,并非实质,排除;材料涉及的时间段并非整个中国近代前期,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清朝的灭亡,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 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 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的结论

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随意性

 

查看答案

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上表反映出北宋

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查看答案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 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 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查看答案

《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乡大夫:司徒官之下掌管政教禁令的官吏)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西周政治蕴含一定集权色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