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1935年” 。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正处于列强经济压迫,排除②,故排除C、D。当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巧取豪夺,所以“全盘之统制”反而便利于官僚资本势力的发展,排除④,故排除B。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A. 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

B. 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D. 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 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 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查看答案

盛宣怀,洋务派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商父”。李鸿章曾形容其为“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然而,有学者却认为盛宣怀这类天才型官商的出现是中国商业进步的一个悲剧。对学者这样说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必然会失败

B. 其倡导的官督商办的模式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官商同体使洋务企业过度依赖垄断权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D.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企业必然会受外国资本主义控制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查看答案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 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 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 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