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 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 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 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 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A错在资本家坚决反对的说法;B项错在偶然性;“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说明新政牺牲了资本家的部分利益,故C项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的一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寓意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欧洲人民有强烈的爱国心

B. 欧元出现,欧洲人拒绝使用美元

C. 美元已经不是世界货币

D. 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动摇

 

查看答案

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本土爆发。这场危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

②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③贫富悬殊

④狂热的股票投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查看答案

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其中谈道:“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据此判断

A. 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

B. 萨哈罗夫认为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C. 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D. 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能体现赫鲁晓夫“蛮干”的选项是

A. 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判

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

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