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研究古希腊历史,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 奥林匹斯山众神故事 B. 电影《特洛伊》...

研究古希腊历史,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 奥林匹斯山众神故事

B. 电影《特洛伊》

C. 雅典卫城古建筑遗址

D. 《古希腊神话研究》

 

C 【解析】从史料价值来看,第一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从而史料价值最高。雅典卫城古建筑遗址属于第一手史料,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都属于第二手史料,价值不如第一手史料,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航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1566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劫掠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并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汉提出“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的理由。为应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维护海权方面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进行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规定“防夷五事”,即永行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必须冬住者只准在澳门居住;外商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严禁外商雇人传递消息;于外国商船停泊处拨营员弹压稽查。“防夷五事”将对外贸易严加管理……使闭关政策形成为制度。嘉庆十四年(1809年),清政府又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道光十一年(1831年),先后制订了《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些章程,除重申“防夷五事”的规定外,又规定外国兵船只许外洋停泊,禁外国商人携带妇人以及在省城乘坐肩舆,等等。

材料二贸易关系的扩大和加强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度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的经济。欧洲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变得习惯于并依赖于外国的商品和市场。随着人口的增长,交易的规模也增大。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他们的竞争态度截然不同于同时代的中国人;中国人虽曾航海数千里,但完全是出于非经济方面的原因。他们对贸易毫无兴趣,只是将诸如长颈鹿一类的奇珍异兽带回自给自足的祖国,以取悦他们的皇上。由于明显的地理方面的原因,欧洲完全做不到自给自足,它迫切需要香料和其他外国产品。这一需要与迅速发展的经济活动及蓬勃的经济活力一起,最终使欧洲人航行于各大洋,使欧洲商人遍布每一个港口。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和欧洲对待海外市场的不同态度及出现这一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欧洲对待海外市场不同态度导致的不同后果。

 

查看答案

在北美洲,英、法两国的殖民地有许多共同特点……它们都位于大西洋沿海地区和西印度群岛。那里土著居民较为稀少,使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像西班牙人,无法靠土著劳动者生活,尽管他们(英国人、法国人)在一些产糖的岛上确实依靠黑奴劳动者。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找不到贵金属,他们只好靠农业、捕鱼、伐木、商业和皮毛贸易养活自己。英、法在北美洲的殖民

A. 改善了北美土著居民生活

B. 缓和了英、法与西班牙之间的矛盾

C. 加速了北美的开发和发展

D. 传播了工业时代机器生产的方式

 

查看答案

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国家是

A. 荷兰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葡萄牙

 

查看答案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抨击了葡萄牙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B.抨击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C.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